虚拟世界里的“灰帽子”比比皆是
2018-07-27
在美国西部片中,好人戴白帽子,坏人戴黑帽子。而在网络世界中,相关法律完善的速度跟不上科技日新月异的脚步,无法精准约束和界定互联网上的行为。同时,极客们奉行的原则是追求技高一筹,而非绝对的是非黑白。因此,虚拟世界里的“灰帽子”比比皆是。
英国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员马库斯·哈钦斯就是这样的“灰帽子”。2017年5月,网络蠕虫病毒“想哭”席卷全球,这名23岁青年坐在卧室电脑前,偶然发现了阻止病毒传播的方法,立刻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英雄,一时圈粉无数。但当年8月,他因为多年前参与编写和出售一款恶意木马软件而被美国警方逮捕。虽然至今案件仍在调查和审理中,但相关争议没有终止。
图说:马库斯因破解“想哭”病毒成为英雄。GJ
成为英雄风光无限
编写“想哭”病毒的黑客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在病毒代码里埋藏了一个开关:如果被感染的电脑无法访问一个指定域名,那么病毒便会开启传播模式。而事实上这个域名并没有被注册过,于是被感染的电脑统统都会扮演病毒传播者的角色。当马库斯发现这一开关后,马上对该域名进行注册,使病毒传播得到有效遏制。
据不完全统计,马库斯为全世界电脑用户防止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虽然已经被感染的电脑仍然会受到病毒影响,但他为病毒防御软件的开发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纽约每日新闻》封面报道写道“我一不小心就拯救了世界”;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棱镜门”主角斯诺登向马库斯发来祝贺;在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许多粉丝认出正准备飞往美国拉斯韦加斯的马库斯,纷纷索要签名,请求合影留念。
拉斯韦加斯正值盛夏,马库斯受邀来到此地参加殿堂级的黑客大会“守护者大会”。他仍清晰地记得,一年以前的“守护者大会”,他是如何挤过充满汗臭味的人群来到台前,只为一睹偶像们的风采。而如今,互联网厂商巨头思科将他邀请到VIP专区,大会参与者纷纷请他摆姿势拍照。这些照片上传到网上,一张张都打上了话题标签:“想哭”蠕虫病毒的终结者。
成为英雄为马库斯带来的快感还不止于此:他入住的公寓拥有整个拉斯韦加斯最大的私人游泳池;在他包场的靶场,他和朋友们享受实弹射击的刺激;他在拉斯韦加斯期间的座驾,是朋友为他租下的兰博基尼跑车;在拉斯韦加斯的夜店,激动的马库斯亲眼见到了自己的偶像DJ,就连遗失了钱包和身份证都没有放在心上。
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一名23岁青年做梦都想拥有的生活。马库斯沉浸其中,意犹未尽,绝对没有想到自己会被执法部门盯上。
污点历史受到指控
被联邦调查局(FBI)逮捕时,马库斯正在拉斯韦加斯机场贵宾休息室发“推特”,内容是他计划开展的对一种新型网络威胁的调查研究。
作为美国网络安全公司英国分公司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员,马库斯的年薪折合超过百万人民币,每天有两名助理向他汇报信息,工作时间由他自己安排,工作地点就在家中。他在信息安全领域是人尽皆知的慷慨人士,义务帮助过保加利亚等地技术人员追踪并防御各类僵尸网络。2017年初,他曾受邀加入英国政府与多家信息安全公司合作的网络信息安全计划。因此,当马库斯看到FBI探员时,还以为这又是一次愉快的业务咨询。
马库斯完全没有意识到,早在他到达美国之前,美国威斯康辛州大陪审团就已对他提出指控。指控的内容是,马库斯三年前编写了一个叫做Kronos的木马软件,用来窃取网上银行用户信息,并计划通过暗网,将软件以7000美元价格出售给不法分子。所有罪名加起来,将带给马库斯40年牢狱之灾。
进入网络时代以来,各国法律始终难以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准确地定义。网络技术发展之迅速,所覆盖领域之广阔,使得关于网络安全的立法困难重重。包括许许多多网络安全专家在内,大部分网络极客的成长道路上时不时就会触碰到法律的灰色地带。极客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没干过点犯法的事情,怎么证明你是个一流极客?
显然,马库斯的极客生涯并不是没有污点的白纸一张。虽然如今的他正试着用自己的技术为网络世界安全做出贡献,但是他违背法律的黑历史还是被翻了出来。仍需时日的调查加上难以洗脱的罪名,使马库斯不得不接受无法回到家乡英国的事实。由于调查期间被限制出境,马库斯决定搬到美国总公司所在地洛杉矶。从一开始的软禁,到设置宵禁,再到如今的GPS追踪手环,虽然限制措施一步步降级,但是他依然过得不轻松。曾经美好的生活一去不回,女友和玩伴的离开使他倍感孤独。唯一的慰藉是冲浪和学做菜,前者是他在英国海边的家乡最爱的运动,后者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尝试的个人爱好。
许多支持者试图为马库斯辩护,称几年前资历尚浅的他并不具备写出Kronos那样高级代码的能力。马库斯说:“有人说我是盗取他人信息的烂人,有的人为我开脱,说我没水平写出那样的代码,真不知道哪种说法更让我难受。”在他心目中,电脑极客的尊严和做人的道德准线,两者的重要性不相上下。
相关法律急待更新
美国对马库斯提起的诉讼是基于1986年签署的《计算机欺诈与滥用法案》,多年来针对互联网犯罪的许多起诉和判决都是根据该法案执行的。但检察机构工作人员和信息安全专家都质疑,这部已经32岁“高龄”的互联网安全法案是否已经过时。法案中对计算机的定义仍是打字机和手持式计算器这两件早已被淘汰的早期科技产品,过去几年中也产生了不少有争议的判决。
马库斯在被捕后很快承认制造了Kronos,但坚称只把它作为一个尝试,并没有出售或使用它实施犯罪的计划。这就引出了马库斯案中最主要的争议,即如何证明他在制造Kronos时的实际意图。当时刚毕业的马库斯还没找到工作,整天无所事事,如果出于好奇心制造这样一个软件,似乎也完全说得通。
马库斯是否有利用木马软件窃取他人信息的明确意图,会对最后的判罚造成关键的影响。而在《计算机欺诈与滥用法案》中,对网络犯罪意图的判定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这使得该案件的审理和证据的收集,有些无从下手。
在案件调查和审理期间,专门采访网络安全新闻的英国记者布莱恩·克雷布斯首次披露了马库斯青少年时期曾使用过的网名,包括“试试我的病毒”“忧郁的犯罪狂人”“宅男病毒专家”等带有明显犯罪色彩的名字。这无疑成为法庭上不利于马库斯的因素,但是法官认为,仅凭这些叛逆性的网名就断定当时马库斯有危害社会的倾向是不合理的。
替马库斯鸣不平的不乏网络安全界专业人士。他们结合亲身经历认为,作为一名出色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员,马库斯在成长过程中涉及过电脑病毒再正常不过,甚至是相当必要的。他们说,很多网络安全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会保持与黑客的联系,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时刻保持对新型潜在威胁的了解与警惕。而许多黑客明知道对方是网络安全从业者,还是会乐意与对方切磋专业知识,分享最新技术。由此可见,在电脑极客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是非黑白,只有对更高水平的不断追求。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尚未得到最终判决的马库斯,既不是白帽子,也不是黑帽子,戴着一顶尴尬的灰帽子。刚刚体验到拯救世界维护正义的自豪感,就面临法院的审判和自由的约束,马库斯能否继续在白帽子的道路上顺利走下去,成了一个疑问。
一个英雄的过去是否应该决定他的未来?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是否应该建立完善的更新机制,以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不论如何,网络世界的守护者应该得到尊敬和拥护,而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利益的投机者应该得到制裁。
相关链接:“想哭”蠕虫病毒 造成巨大损失
“想哭”蠕虫病毒爆发于2017年5月,涉及世界各地,主要针对微软视窗操作系统。该蠕虫病毒会封锁电脑用户的数据,并要求用户通过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支付赎金。
最初“想哭”病毒通过视窗系统的“永恒之蓝”漏洞进行传播,该漏洞由著名黑客组织“黑暗中介”在2017年初公布在互联网上。微软随后立即发布针对该漏洞的补丁,但有感染“想哭”病毒的电脑用户未能及时安装补丁,使得病毒继续传播。
“想哭”病毒在运行时,首先会尝试登录一个由病毒制作者预设的域名。如果该域名无法登录,那么病毒就会封锁电脑用户数据,然后继续入侵其他连接到互联网的电脑。这个未注册的域名相当于病毒作者留下的紧急开关,在被马库斯破解后,病毒才逐渐停止传播。
“想哭”病毒共计入侵了超过150个国家的20万台电脑,造成损失超过10亿美元。中国部分加油站以及高校电脑系统也受到该病毒入侵,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头号电脑黑客 转型安全专家
这些年来,黑客转投网络安全事业,由黑转白的案例数不胜数,凯文·米特尼克就是其中一个著名案例。
出生于1963年的米特尼克是第一个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的黑客,被称为“头号电脑黑客”。早在15岁时,他就仅凭一台电脑和一部调制解调器,闯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电脑系统主机。1981年,米特尼克和同伙入侵洛杉矶市电话中心中央控制电脑,盗取了一批用户密码,用假名植入了一批可供他们免费使用的电话号码,因此被判监禁3个月。
1983年,米特尼克用一台大学里的电脑进入互联网的前身ARPA网,并通过该网进入五角大楼电脑,因此被判在加州青年管教所管教6个月。
1988年米特尼克再次被捕,被指控从德克公司网络上盗取价值100万美元的软件,造成400万美元损失,被判处一年徒刑。一年后,他又成功入侵几家世界知名高科技公司的电脑系统,损失共达3亿美元。当警方准备再度逮捕他时,米特尼克从住所消失,过起了逃亡生活。直到1995年,联邦调查局终于发现米特尼克的行踪,将他逮捕。米特尼克因为多项网络犯罪被判入狱,在网络尚未发达的当时轰动一时。
出狱后米特尼克却成为一名信息安全顾问,为美国联邦调查局和众多世界五百强公司提供信息安全咨询服务。如今他拥有自己的信息安全公司,事业早已步入正轨,完成了从黑帽子到白帽子的转型。
P2P“跑路”、“雷暴”等已司空见惯
2018-07-24
2018年7月,北京暴雨频仍,一名网贷平台负责人在朋友圈发出如此感慨。“帝都”的糟糕天气,一如网贷行业现状。
坏消息不胜枚举,P2P“跑路”、“雷暴”等已司空见惯。
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整个六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80家,其中停业转型平台17家,问题平台63家。
6月,是今年单月问题平台爆发的最高峰。
7月,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对“投之家”涉嫌集资诈骗案立案侦查,这家网贷之家“兄弟单位”的突发状况对于行业的震动或许要超越前一个月雷暴潮的总和。
“投之家事件是彻底性的转折,此前投资人对行业仍然抱有一定的信心,但此事件之后情况便急转直下。”一位网贷平台负责人向钛媒体如此表示。
7月20日晚,行业又一颗响雷落下。
爱钱帮发布清盘公告,宣布平台停止相关业务运营,保留网站及APP正常维护,不在发行新产品,不再新增业务增量。而仅仅在两周前,7月4日,爱钱帮刚刚宣布成功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为3亿元,由信义资本创始人陆复斌投资,这位原百度副总裁将出任董事长。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这并不是P2P第一次面临行业危机,但如此大体量、并且具备相当信誉度的平台宣布清盘尚属业内首次。
“几乎所有平台都受到了牵连,资金流基本都处于净流出状态。日均投资额腰斩的平台也并不少见。”杭州一家中型网贷平台负责人告诉钛媒体;行业智能搜索平台融360的数据则显示,7月7日至13日一周内,网贷行业成交量为405.17亿元,较前一周环比回升下降5.90%,当周资金净流出额高达40.47亿元,其中14家平台资金净流出额均超过亿元。
雷暴潮之下,失去信心的投资人们急于回笼资金;挤兑之下,大量平台现金流顿时吃紧。
行业气氛在此时显得颇为微妙。
负面消息与为行业加油打气的“正能量”同时大量充斥在网贷行业舆论场,平台的跑路消息与喜提融资消息交相辉映。焦虑之下,网贷平台负责人通过直播向投资者展示信心、自证清白成了常规操作。更有公司将现场办公画面同步对外直播,以证明不会跑路。
P2P平台永利宝宣布“老板失联的前一天还在直播办公”
“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不少从业者向钛媒体如此形容当下的网贷行业现状。但 P2P 金融为何屡屡陷入黑暗,下一步究竟是黎明还是极夜?
回顾商业史上的“千团大战”,乱战之后企业所剩寥寥,P2P 似乎也被套上了这一魔咒。
中国本土的P2P本身就是集体对标全球互联网金融第一股 Lending Club 的产物。后者在2014年12月上市,市值一度达到100亿美元。
Lending Club 代表的这种商业模式,相当于通过资金“掮客”沟通资金与资产两端,平台对投资活动不进行担保,在整个交易流程中仅作为一个信息中介存在。
投资者为什么会信任这样一个无法保证“刚兑”的信息中介呢?
最根本的土壤在于美国社会已拥有完善的征信机制和信用体系,“互联网借贷”也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创新。
在借款人一端,Lending Club 会将借款人分为从A1到G5的35个贷款等级,贷款等级虽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最重要的是借款人的“FICO信用数据”。至少要拿到660分的 FICO 数据,才拥有借款资格。而全美只有40%的人拥有660分以上的FICO分。
这不是一个低门槛条件,根据 Lending Club 当年的招股说明书,当时其平台上的借款人平均年薪高达7.3万美元——显然这些贷款者都不是“草根”。
而在资产端,由于Lending Club没有银行牌照,这一合规问题是通过与一家发行银行(犹他州的WebBank银行)合作来解决的。二者保持了紧密的合作(下图)。
这意味着,这家网贷鼻祖提供的各类金融产品,实质上是由另一家商业银行提供——全部受到美国证监会的注册和监管约束。
然而,当这种“中间商赚差价”的模式 P2P 入华之后,事情起了变化。
由于缺乏征信机制和信用体系,无法实现相对统一标准的借款人筛选,数千家网贷平台们纷纷采用各自的“大数据风控”系统寻找客户;由于长期缺乏明确监管,P2P平台可以自己创造和发行金融产品。
在刚兑文化盛行之下,P2P平台还需要获得投资者足够的信任,于是纷纷推出了保底、保证金、抵押、担保等多种形式来架构风险控制体系......
从这一天起,中国的P2P其实质已经很难用P2P来进行定义了,更类似于“网络银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金融行业观察者董云峰表示,
“(中国P2P行业)是拿着工商牌照,干着金融的事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任何监管,称得上无法无天。”
即使如此,中国的P2P行业如果按照“Person to Person”——即一对一的借贷关系来运营,其与“拉存款+资金池+放贷”式的商业银行仍然有着本质区别。
在一对一的借贷关系之中,作为交易撮合方的网贷平台并不存在挤兑的空间。在法律上,不管在任何时候,投资人都没有理由找平台要求“提现”或者提前还款,也就不存在挤兑的行为。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
在本次危机之中,“挤兑”事实上成了高频词汇。一位网贷平台负责人告诉钛媒体,“这次挤兑潮之下,大多数平台都会扛不住。”
背后原因是,不少P2P没有严格按照监管规定展业,而是选择了份额拆分、期限错配等手段,将长期借款拆成短期,当期接上期,滚动融资。
举个例子,某平台有一个期限为1年的标的,它可以将12个月拆分为3期,即每期4个月。这种情况下,由于借款方在12个月之后才会将本息归还,因此,每一期结束之后需归还给投资人的本金及其所产生的利息须由下一期融到的钱来填补,每期以此类推。
在资金流正常的情况下,这一模式的优势很明显,投资者可以获得极大的流动性便利,可以获得更多的短期标的。但是,这种便利的背后隐含着资金流的流动性风险。
苏州银行内部人士曾对此展开评论,“本身拆期限的借款标的能持续下去的关键并不是标的本身产生的现金流,而是通过滚动募集资金的形式刚性兑付的。这种方式下,就算标的本身是正常的,在其未到期限仍然存在滚动不下去的情况,平台资金流的流动性风险极大。”
此次危机的走势也应验了以上分析。在资金收紧的情况下,投资者纷纷选择赎回产品,但是平台尚不能收到来自借款方的本息收益。平台只能将自有资金提前兑付给投资者。
牛板金的清退公告显示,在以前正常的情况下,工作日的日均赎回量在8000万左右,周赎回量在4.5亿元。而自从行业一系列事件发生后,工作日的日均赎回量上升到了1.6亿元左右,一度到达2.2亿元的巅峰值,而周赎回量几乎是正常的2-3倍。
由于投资者集中兑付,江西银行P2P存管系统曾出现网络拥堵
给“挤兑潮”添上一把火的是网贷平台们遇到的债转危机。
所谓债转业务,即P2P平台在出借人投资借款标的时约定,这份借款标的将在一定期限后可通过平台转让,出借人灵活提取资金获利退出。
显然,此种模式的优势同样在于提升投资者用户体验,提高资金流动性。
但是这其中同样暗藏了期限错配的隐患。一位网贷平台负责人告诉钛媒体,“当前投资者普遍选择转让债权赎回资金,但在资金流减少的情况下,承接债券的投资者数量大不如前,有些平台选择垫付资金,但流动性也易出问题。” 因此,债转业务进一步提升了P2P平台的挤兑风险。
上述人士还表示,不少平台的投资人正在不惜以高利率转让债权,有些转让利率比实际到期利率还高,大量平台债转规模明显飙升。
与银行相比,P2P无法通过同业拆借等手段自救,一旦没有充足现金流,平台之垮也就自然而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的是相对合规的平台面临的困境。大量打着网贷旗号的伪P2P公司也在雷暴潮中被炸出水面。
涉案规模将近400亿的牛板金是一则典型案例。
7月3号,牛板金发布逾期公告。次日,面对成群的维权的投资者,牛板金CEO王旭航表示:
“牛板金”平台的老股东及前董事孙启良等四人联手虚构标的项目,通过“牛钱袋”产品卷走了投资人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目前资金都无法收回,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借方单位,通过财产保全方法控制对方资产。
按照该CEO的表态,公司是在市场暴雷后才发现老股东及前董事们联手虚构投资标的,卷走了30多亿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
在此之前,这家平台曾号称“用户资金全部投向银行间市场的票据,国内各大银行承兑,资金全程未离开银行监管”。
如此虚构标的并非个例。在投之家平台雷暴事件中,该平台曾发布过一项借款标的——借款方为福建泉州龙杰电脑办公设备有限公司,金额为100万元、借款年利率7.5%、借款期限两个月。
但据《证券时报》援引该福建公司法人的表态却是, “我完全不知情,公章都是假的,我从未听过、也从未上过这个金融平台。”
一名网贷从业者向钛媒体坦言,即使P2P已经上线存管,企业集体造假银行方面也很难识别。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平台打着网贷大旗,世纪从事的是非法集资和庞氏骗局。
7月13日,上海公安局浦东分局通过官方微博通报称,P2P平台“唐小僧”母公司——资邦(上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陶蕾等人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被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被执行逮捕。
通报显示,“唐小僧”共计涉案380亿余元。经调查,自2012年12月起,资邦控股实控人邬再平伙同陶蕾等人,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在全国10余个省市开设“资邦财盈”线下门店及设立“唐小僧”、“摇旺理财”等线上平台,通过广告宣传、电话推销等方式,以允诺年化收益5%-15%不等高额利息为饵,对外大肆销售非法理财产品。
与唐小僧极为相似的是联璧金融。这家上线于2014年的高额返现平台从未公开过投资者和交易额相关数据。
这些高返平台都拥有一个共同点,通过“高收益、高返利”的活动不断吸引投资,让投资者自我感觉“薅羊毛”,但事实上资金都被平台挪用,这是一个典型的庞氏骗局。
“真正的平台正在为备案积极改进业务,但却为这些伪P2P承担了骂名,并且收到波及。”一位网贷从业者对钛媒体表示。
排除这些“伪P2P”的干扰,经历了数次的危机和整改之后,中国P2P行业中的“乖孩子”们能真正长大吗?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P2P的野蛮生长展示了其存在的根本性土壤:一边是中国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合理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边在低利率环境下广大民众投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双方鸿沟之间,P2P是一个合适的中介者。
这有两个前提。
首先是P2P平台对于风控能力的把握。互金业内人士嵇少峰曾撰文提到,“除去一些政府及银行信用背书的平台,绝大部分(P2P)平台吸收资金的成本不会低于年化12%,借款人成本不会低于年化18%。”这一借贷成本显然高于传统金融机构一截。这些无法从银行借到钱的机构或个人一定在信用评估上存在缺陷,风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作为资产端,小微企业和个人合理融资需求要足够庞大。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就在P2P雷暴潮期间,6月末,央行已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且说明这次是“定向降准”,主要针对的是“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商业银行增加小微企业贷款额度。
对于资产端包含众多中小企业的P2P平台来说,企业的发展问题关联着P2P平台的兴衰。7月2日,清华大学旗下P2P平台道口贷宣布发生逾期,而逾期原因则是新三板公司童创童欣(837514)的供应链项目出现问题。目前逾期90万,最终涉及金额可能达到2240万元。
“我们正在挖掘那些抗周期、有潜力的资产。”一位网贷平台负责人告诉钛媒体,他们正在寻找新零售的机会,比如“夫妻老婆店”的贷款需求。
上述人士表示,受限于资产端瓶颈和较高的合规成本,“乐观估计,中国未来还会剩下二、三百家网贷平台。”
而据网贷之家数据,经历过此次雷暴潮之后,截止今年6月底,网贷机构仍有1800家左右。
退一步说,即使中国的P2P真的能够走上Lending Club式的道路。这家网贷鼻祖的股价走势也证明P2P绝非一个暴利的行业——上市三年,股价从接近30美元跌到了最低2美元
Lenging Club股价走势,图片来源:雪球
回溯此次雷暴潮,知名证券分析师张化桥在《影子银行内幕》一书中的几句话或许值得反思:
让我们面对现实吧。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其实大部分都是次贷业务。我并不是说次贷业务就不好,或者赚不到钱,但是你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达不到银行的水平。目前,中国的经济体可能已经站在周期高点,我们面临着很高的周期纠偏风险。一旦发生纠偏,非银行金融机构将首当其冲,遭受巨大损失。
顺应消费升级浪潮的新消费领域还有哪些新机会?
2018-07-24
新消费到底是什么?大概就是满足消费升级中的你,关于美好生活的所有向往,可能是每日午后的一杯芝士奶茶,可能是“忙懒急”的时候有人解救,也可能让购物和生活变的更简单。
新式茶饮无疑是近两年的头号热词,前有先驱者喜茶,后有“踢馆者”奈雪の茶,它们所到之处,无一不人声鼎沸,而资本的争相涌入,又为这一领域添了一把火,以“茶饮+软欧包”作为差异化的奈雪の茶就已在A+轮融资估值60亿元,成为新式茶饮中的首个独角兽。
作为两轮押注奈雪の茶的投资方,天图资本已聚焦消费领域有7年时间,投出过包括周黑鸭、百果园、小红书、奈雪的茶、江小白、美味不用等、饭扫光等众多为消费者所熟知的消费品牌。
而有着多年消费领域投资经验的天图投资,也用真金白银探索出了一套的知识框架和投研体系。关于如何如何打造一个伟大的消费品牌,如何抓住年轻消费者,曾参与及主导投资过包括百果园、爱回收、爱回收、奈雪的茶、微问诊、气味图书馆等多个项目的天图投资合伙人魏国兴就曾给出很多有益的思考。
天图投资合伙人魏国兴
在魏国兴看来,要想基于新人群的变化找到新机会,首先要思考年轻用户的时间会花在哪里;第二是找到这些年轻人群小时候的消费习惯,针对那些消费习惯进行升级;第三个是针对那些人小时候缺乏的消费习惯进行弥补;第四个是在一些消费引领的地方找机会(比如B站、小红书等)。
7月28日,魏国兴还将来到2018钛媒体 T-EDGE 科技生活节,和你分享更多关于新消费的独家洞见。
不仅是关于“好吃”,天图资本还曾参投过一家与“速度”有关公司——闪送。当你熬了个通宵做好提案,早上到了办公室却发现装在U盘里的PPT 忘了带,以前只能着急的抓耳挠腮的你,现在可以打开手机呼叫闪送小哥,让他帮你你从家“闪送”过来。
以同城速递为主营业务的闪送,主打“1分钟响应、10分钟上门、60分钟送达”, 除了可以速递文件、鲜花、蛋糕、水果等物品外,还提供代排队、代购物品等服务,只要是即时性所产生的服务,无论是买、送、办事,闪送都会去做,总之就是解救“忙、懒、急”时的你。
这其中就曾出现过许多让人捧腹的 “奇葩”订单,比如让闪送员来厕所送手纸的,让闪送员来帮忙撬开生蚝的,让闪送帮忙遛狗的,妻子出差让闪送员去家里查岗的等等。
而在满足C端需求之外,闪送也在逐渐拓展B端业务,目前已有多个日常消费品行业和服务行业选择闪送做配套速递。
比如周大福选择用闪送进行门店调货;SKP商场推出服务顾客购买的商品无需自己携带,闪送将完成后续的送货上门;国美干衣服务也选择闪送上门取衣,干衣完成后再由闪送送还顾客;火锅品牌新辣道选择用闪送为客户送餐;很多签证机构也选择闪送为用户递送签证资料和护照等。
既然什么都能送,那么理论上来说,除了可以“闪送”物,应该还能“闪送”人吧?经常“人在囧途”的我钛创始人赵何娟女士就已经尝试过这项业务,曾在赶赴会议的路上找不到车的她,就有过被快递小哥“闪送”到会场的奇妙经历。
当然了,这只是好心的快递小哥的一次纯顺路帮忙,那么,什么时候能够真的实现用闪送寄走自己,闪送还能帮我解决哪些“奇葩”需求?在钛媒体7月28日、29日的钛媒体·2018科技生活节,来现场“拷问”闪送联合创始人于红建。
闪送联合创始人于红建
还有一家公司,也与“速度”有关,那就是“不烫染只剪发”的连锁剪发服务品牌星客多,这家理发店不推销,更不会叫你烫发染发做护理,他们只有一个业务,就是剪头发。
在星客多,没有追着你做造型、做护理的Tony老师,只有一个个身着干净、简洁工作装剪发师傅,他们只提供剪发服务;店内的配套设施也很简单,就是一面镜子,一套剪发工具,再加上一套「碎发吸发器」。
整个门店通常只有15至30平米,剪发价格只要三十多四十几元,这在造型美发界显得有点另类。那么,星客多靠什么与那些高客单价的美发沙龙竞争呢?
星客多曾告诉钛媒体,虽然客单价不如美发沙龙,但星客多的客流量上却是其他美发门店的10余倍,同时复购率超过60%,这样漂亮的数据可能源于,星客多把“剪发”这个垂直品类做到了极致,解决了一个快速、简单修剪的高频次剪发的需求人群的痛点。
同时在支付和用户互动方面,星客多也进行了全部的线上化,在星客多是看不到收银台的,2016年上半年,星客多就实现了去现金化收费流程,用户全部使用移动支付方式下单,之后,星客多又将很多服务与用户互动搬进了微信小程序。
此外,据星客多向钛媒体透露,主打“快剪”的星客多也在尝试服务的多样化,更加多元的星客多那会是个什么样,来2018钛媒体 T-EDGE 科技生活节,星客多创始人庄威现场给你答案。
星客多创始人庄威
当服务的获取变的越来越简单的同时,购物也在变的无处不在。随着移动端的流量入口、信息分发渠都更加多元化,购买行为开始无处不在,这一秒还在社交媒体中聊天的你,下一秒就可能点进一个链接购买下一件商品,在微信中买东西,已成为一种常事,这也造就了无数的社交电商。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而看到微信红利的还不仅是社交电商,还有大批的自媒体、线下商户还有电商品牌也都看到了这一ji hui,纷纷在微信上开起网店。而他们在微信生态内使用的包括商城系统、交易、支付、会员、营销等工具在内的一套开店系统,大多都是由有赞这家公司提供的。
不过,对于这家to B的公司,一直以来外界可能并不十分了解,钛媒体曾在此前的一篇文章中对这家公司进行过详细的解读。
简单来说,有赞首先是一家“软件服务商” ,通过在微信生态内重塑一个类似淘宝的底层系统,向商家售卖软件系统,帮助商家提升卖货能力。
同时,除了在线上基于微信平台重塑一个强大如“淘宝”般的交易系统外,有赞还将触角伸入场景更加复杂的线下,按照行业特点,一步步将个性化的需求提炼至系统层面,以支持更多行业的商家业务,尤其是线下商家。
未来,承载越来越多交易与服务的微信,还将消费领域带来哪些变化,又将为商家带来哪些机会,有赞创始人白鸦将在2018钛媒体 T-EDGE 科技生活节为你解读。
顺应消费升级浪潮的新消费领域还有哪些新机会?
20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