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资本时间的区块链:走出寒冬的必由之路

2019-01-21

互联网时代的落幕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彷徨与迷茫,区块链的出现则让人们重拾信心。无论是资本层面还是市场层面,我们似乎都看到了似曾相识的现象:资本圈不断投资区块链相关的项目,市场内不断出现区块链相关的新模式。一个由区块链所建构的全新时代似乎正在向我们挥手,互联网之后,我们看到了新的发展机会。

然而,正如所有事物都必须经历萌芽、发展和成熟一样,区块链同样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于是,我们看到让区块链始终都无法摆脱数字货币的阴影之后,它开始陷入到了新的困境里。由于人们始终都找不到区块链落地的好方式,最终让数字货币成为区块链落地的宿命。数字货币的最终不被承认让区块链的发展举步维艰,一场全新变革由此开启。

仅仅只是将区块链落地到数字货币身上无法带来长远发展,只有拓展区块链落地的土壤,才能让区块链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然而,区块链的落地并非易事,仅仅只是概念难以获得实质性的进展。于是,我们看到了资本的谨慎与逃离,当资本退潮之后,区块链的发展开始步入寒冬期。

资本的退潮所引发的区块链寒冬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处于萌芽期的技术来讲,资本的过早介入并非好事,资本只会让原本自然而然的成长变得激进。当资本发现无法在短期内获得收益的时候,他们的出逃成为必然,而对于新生的事物来讲或许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终结寒冬,进入春天。区块链正在遭遇的正是这样一种状态,一味地依赖资本,缺少了自身独立的发展,区块链在尚未具备进入“资本时间”的时刻进入到了“资本时间”的幻境,当泡沫破灭,区块链感受到的或许是更加凛冽的寒冬。

微信图片_20190121094243.jpg

虚火过旺,

区块链或许未到“资本时间”

资本在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始终都扮演着助推者的角色,它只能是锦上添花,而无法雪中送炭。对于区块链发展来讲,资本同样扮演着相似的角色。区块链发展的根本源动力依然在于区块链本身,资本仅是点缀,如果一味地依赖资本,区块链的发展势必会进入虚火过旺的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块链的发展尚未进入“资本时间”,过早的资本介入只会带来泡沫与浮躁。

数字货币仅是小样本,区块链尚未大范围应用。对标互联网,我们就会发现区块链的状态尚不具备资本介入的条件,应用的限制让它并不具备大规模资本介入的条件。数字货币成功仅仅只是区块链应用的极小的范例,区块链需要更多的应用才能形成气候。当区块链形成气候之后,资本再介入其中,它才能够真正发挥出锦上添花的作用。

如果我们仅仅只是看到了区块链在数字货币上应用的所谓的巨大成功,并未真正看到区块链依然处于萌芽阶段的现象,盲目地将资本加入其中,那么,资本对于这个时候的区块链来讲并非是一件好事。当下,区块链市场正在遭遇的寒冬其实就是资本过早介入到区块链行业里,让处于萌芽期的区块链虚火过旺导致的。

因此,当前区块链正在遭遇的正是由于资本在不合时宜的时刻加入到了区块链行业当中所导致的。当区块链尚未进入“资本时间”的时候,我们如果继续按照互联网的套路来用资本的方式加持区块链项目,得到的或许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区块链的应用仅仅只是一个小样本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对于区块链应用的逐步丰富,而非一味地依赖资本进行大跃进式的发展。

概念大于技术,区块链正在逐渐脱离区块链本身。区块链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魔力,并不是因为它有很多的概念,并不是它能够给我们描绘出来的诸多“大饼”,而是因为它是真正能够给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真正颠覆性改变的技术。然而,当区块链在数字货币身上应用之后,并且给我们带来瞠目结舌的发展之后,我们看到区块链并未在技术的道路上继续前进。相反地,我们看到的是区块链正在脱离技术,逐步沦为一种概念。

所谓的区块链虚火过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区块链的概念不断涌现,而区块链的技术止步不前所导致的。而区块链概念之所以会不断出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资本在区块链市场上兴风作浪所导致的。当区块链技术与概念相互脱节的时候,资本的加入只会让这种扭曲的现状变得更加扭曲,无法让这种脱节得到修复。

区块链技术的积累尚未达到衍生海量概念的阶段,因此,我们在这个时候加入资本的元素之后只会助长概念的不断出现,而无法真正给区块链本身带来的有益的影响。区块链只有真正回归到区块链技术本身,当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进行概念的拓展和延伸,才能让区块链的作用和功能发挥到最大。如果一味地依赖资本,区块链的发展到最后仅仅只能沦为一个概念的集合体,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推动和进展。

互联网思维的虚火蔓延到区块链行业,资本的加入并非最好时机。当互联网的平台优势和流量红利逐渐消失的时候,人们依然会通过不同的方式继续做平台、引流量,这其实是互联网思维的延续。仅仅只是做平台,聚拢流量,区块链无法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展。因为区块链本身是去平台化和去中心化的,用互联网的思维去做区块链,只会让区块链行业机体里的“经脉紊乱”,难以修成正果。

当下,我们看到的诸多区块链领域里的虚火其实是互联网思维蔓延导致的,人们在互联网的套路里难以自拔,最终让他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区块链技术应当具备和互联网类似的运行逻辑。这其实是没有真正了解区块链的概念和内涵所导致的,当区块链的发展引入到互联网的发展思维之后,只会让区块链的虚火过旺,最终将会严重影响到区块链的良性发展。

或许正是互联网的思维在区块链身上的应用,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的资本投资机构继续按照互联网式的套路进行投资。这就导致了很多类似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的区块链项目的出现,两者彼此势同水火的概念由于互联网思维的延续最终联系在了一起,可想而知,后面两者之间的结合将会发生怎样的蜕变。

区块链市场的虚火过旺让资本的加入更加助长的这种狂热的情绪,最终同样决定了资本驱动的发展动力非常短暂。这正是我们看到的当下区块链市场之所以会面临如此寒冷的寒冬期的根本原因所在。随着人们对于区块链认识的逐步理性,资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同样开始正常,由此,区块链与资本之间的关系才能回归正常,而不再仅仅只是一种概念上的加持与风口的简单拥抱。

微信图片_20190121094250.jpg

涅槃重生,

区块链如何才能走出寒冬?

对于当下的区块链来讲,走出寒冬或许是唯一主题。对于一个新生的技术来讲,区块链经历了资本吹捧的繁华绚烂,同样正在经历着资本落幕的落寞与孤寂。对于区块链来讲,找到一条走出寒冬的方式和方法或许远比一味地进行一些虚假的概念“创新”更加实际。那么,区块链如何才能走出寒冬呢?具体来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回归技术本身,区块链需要弥合概念与技术之间的“灰色地带”。无论区块链如何强大,如何具有颠覆性,我们始终都不能忘记它是一种技术。对于一个新生的技术来讲,区块链技术当下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让它真正回归到技术本身。不断丰富区块链相关的概念,算力、加密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等诸多与区块链相关的技术都需要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只有这样,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才能真正落地到具体行业上。

对于当下的区块链来讲,寒冬时期的来临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明白区块链的本质与意义。技术才是整个区块链行业的根本,只有真正从技术着手,才能给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带来持久的增长动能。随着概念与技术之间的空白逐渐弥合,区块链的发展才能真正改变概念至上的发展的套路,真正回归到一种正常的发展状态。

强化区块链的应用,区块链需要的是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对于区块链来讲,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应用,仅仅只是将应用局限在数字货币的身上。对于现在的区块链来讲,需要的是不断扩大应用的“朋友圈”,通过不断拓展区块链的应用来增强区块链的影响力。

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的区块链项目之所以会落地数字货币身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区块链的应用仅仅只有在数字货币身上是成功的。未来,区块链想要真正走出寒冬,必须要扩展区块链应用的“朋友圈”,通过不断强化区块链的应用来找到更多的发展可能性,进而才能让区块链真正走出寒冬。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互联网红利的落幕让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突破口,区块链本身巨大的颠覆性让人们看到了其中的机会。然而,由于人们对于资本的迷信,最终让很多的区块链项目始终都没有摆脱资本至上的发展模式。然而,一味地依赖资本同样带来了虚火过旺的发展困境,或许区块链的发展并未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本时间”,只有不断强化区块链的技术和应用,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或许才能真正走出寒冬,实现突破性的发展。

从零开始,理解“云”

2019-01-18

“云计算这个东西不客气一点讲它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

“计算能力、处理能力甚至逻辑组件都能够像水和电一样使用,的确是有想象空间的,但可能过几百年、一千年后,到‘阿凡达’那时确实有可能,现在还是确实过早了。”

2010年中国IT领袖峰会上,关于云计算李彦宏和马化腾给出了这样的见解。但现今,关于“云计算能否发展起来”早已无需讨论。

2009年云盘概念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云储存的便捷和大容量让实体磁盘黯然失色,这背后是云计算在暗暗发力。比如2018年天猫双十一全天成交额达2135亿元,庞大交易额的背后,是阿里云在支撑。

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市场营销、轨道交通……不论企业规模是小是大,传统的企业管理运营模式都已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只有更安全、可靠、便捷的系统才能够支持当下及未来企业自身的业务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云计算应运而生。

互联网名词层出不穷,虽然“云”早已不是新鲜的概念,但诸如云计算、云服务、SaaS、PaaS等等一系列名词还是让不少非专业人士看得云里雾里,随后便望而却步。

云究竟是什么,云、云计算、云服务之间又是什么关系?互联网IT巨头和传统通信设备厂商已纷纷进入的云产业,创业者能否再从中分得一杯羹?

深响对此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探查和分析,让“看热闹”的外行也能一窥内行才知的“门道”。

01  基本概念:“云”到底是什么东西?

在互联网兴起时,人们用“云”的形象来代表这个新兴事物——互联网。那时的互联网在人们意识中是未知的事物,如同高高在上的云朵一样,非实体、不可控、飘忽不定。

即使是当它成为一个专业的、能和技术挂上钩的计算机网络用语时,它依然是个抽象的概念。这种带有比喻色彩的名词很形象、很有趣,但也容易让人陷入迷茫。

IBM在2007年引入“云计算”的概念后,一切都开始变得明晰。目前人们普遍也将“云”等同于“云计算”。

2011年9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给出了一个业界认同率较高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仅从定义来看,相信大部分人还是没能理解云计算是什么。

用通俗的话语来解释,云计算其实就是由某家厂商提供一个平台,每个人都能通过网络将自己的资源放在上面,同时这些集中管理起来的资源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分配给平台上的每个人使用。

从广义来讲云计算是一种模式;狭义来说,云计算是一种技术体系,它与计算机、虚拟化、算法、代码等等一系列专业技术相关。

每一次的技术创新,都是因为有对这种新技术的需求存在。大企业资源庞大繁杂需要强大硬件来管理,中小企业虽资源不多,但仍然需要一个价格更为低廉同时还能便捷使用的方法来存储和管理。

云计算出现的目的,正是为了对资源进行更好的管理。

平台集中管理资源不难做到,动态分配资源就比较复杂了。互联网用户庞大且需求各异,提供方如何才能在最快时间内满足所有用户需求?

首先要做到的是随用随取,也就是要实现时间上的灵活;

其次,用户的需求有很大不同,极大空间极小空间都有人需要,想要满足这一点就必须做到空间上也灵活。

传统的物理设备当然无法做到时间及空间上的灵活取用,因此虚拟化这一技术出现了,这些问题由虚拟化软件即可轻松解决。

但虚拟化软件仍需人工配置和调度,此时一个能够自动配置虚拟电脑的算法便免去了庞大且繁复的人工操作,这种操作被称为“池化”,或者“云化”,云计算也就是在这时“正式上线”。

02  云计算的发展历程

· 国际视角

创建于1999年的Salesforce算是云计算领域的首批推动者,在“云计算”这个名词还没问世的时候Salesforce就通过其产品传达了这种概念。

Salesforce的业务是向用户提供一个客户关系管理平台,这个平台不同于传统通用的软件,它是可以随需应用的。

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来定制一个应用程序,企业不用自己购买软件再自己安装,只需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应用。

这样的改变对企业用户来说是个既方便又便宜的好方法。用户无需再花大价钱购买硬件、开发软件、管理后台便可迅速上手开始使用,因此可节约下来一大笔成本。

这种新概念的出现让云计算开始萌发,看到云计算广阔未来的亚马逊、谷歌迅速也展开了行动,分别推出了弹性计算云(EC2)和谷歌APP Engine(GAE)平台即服务。

Salesforce的创始人,从Oracle离职的高级副总裁Marc Benioff,通过将软件带入云端这样具有革命性的思维以及设计“NO Software”抗议活动、让客人们扔掉“软件”的派对活动这样的“小花招”吸引到大量媒体和业界关注。

在业内企业还在销售本地安装更新的软件时,Salesforce成功将云的概念带入人们视野,同时也将软件行业带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后起之秀和传统巨头们开始在云计算领域崭露头角时,Salesforce早已成为了行业内的领袖。即使发展至今行业内风起云涌,Salesforce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整个2018财年,Salesforce营收为104.8亿美元,同比增长25%。

云计算能带来什么好处,电商企业最是清楚,这也能说明亚马逊为什么会是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之一。

21世纪的头几年天猫双十一还未出现时,美国的“黑五”大促销在一个时间段内聚集了大量用户。在同一时间段暴增的用户给亚马逊的网站、服务器带来了巨大压力,亚马逊不得不去采购更多的服务器、建更多的数据中心来维持运营。

但在“黑五”结束后,这些新添置的设备们就被闲置了下来,一次性花的大价钱也只能在那几天派上用场。

云计算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有限的成本不仅解决了自身的问题,还能将这一平台的部分位置卖给别人用,可谓是一箭双雕的举措。 

 根据Gartner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自2009年以来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7年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高达2602亿美元,同比增长18.5%,是2009年市场规模的4.4倍。

Gartner预测未来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仍将继续下去。

· 国内视角

微信图片_20190118111109.jpg

国内云计算发展历程

2009年,在IBM、EMC、Intel等跨国厂商将寻找市场的目光投向全世界时,中国的云计算发展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2009年5月22日,中国第一届云计算大会开幕,此时的“云计算”对于国内来讲还是一个备受怀疑的新鲜名词,除了阿里之外的腾讯、百度对云计算的发展前景也并没有寄予过多期望。

于是阿里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始了自己的云计算之路。

或许当时谁都没有想到,仅仅过去了1年,阿里云系统便成功了。另一大巨头华为也在彼时准备进入这一领域,开始研究自己的云计算技术。以UCloud、青云QingCloud为代表的初创型厂商接连诞生,云计算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好,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开始萌发。

在阿里云获得了初步成功、亚马逊微软等等外资云计算服务商全都想进入中国市场之时,腾讯云也开始准备了。2013年9月,腾讯宣布腾讯云面向全社会开放,中国的云计算逐步进入了繁荣阶段:

2013年11月UCloud获得DCM、贝塔斯曼的A轮1000万美金投资

2013年12月迅达云获得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2014年1月青云QingCloud获得B轮2000万美元融资

2014年8月七牛云获得C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

2014年11月金山云成立

一时间江湖上开始“群雄并起”,即使是跟进较为迟缓的厂商们也是野心勃勃,期望在未来几年能在此领域坐上“王座”。

中国云计算发展十年,当下云计算市场已然非常稳定和成熟,格局也显现了出来。 

 03 从技术到服务

· 云计算的三种模式

微信图片_20190118111119.jpg

云有三种模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公有云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提供的用户能够使用的云,公有云一般可通过 Internet 使用,在当今整个开放的公有网络中提供服务,可能是免费或成本低廉的。

公有云作为一个支撑平台,还能够整合上游的服务(如增值业务,广告)提供者和下游最终用户,打造新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它使客户能够访问和共享基本的计算机基础设施,其中包括硬件、存储和带宽等资源。

由于组织可以访问服务提供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因此他们无需担心自己安装和维护的问题。

但公有云的缺点在于,其通常不能满足许多安全法规。因为不同的服务器驻留在多个国家,具有各种安全法规。而且网络问题可能发生在流量峰值期间。另外,虽然公有云按需付费很划算,但在移动大量数据的时候,费用会激增。

私有云是是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因而提供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控制。私有云可部署在企业数据中心的防火墙内,也可以将它们部署在一个安全的主机托管场所。私有云极大的保障了安全问题。

私有云的问题在于安装成本很高。此外,私有云的高度安全性可能会使得从远程位置访问变得很困难。

混合云是公有云和私有云两种服务方式的结合。

由于安全和控制原因,并非所有的企业信息都能放置在公有云上,这样大部分已经应用云计算的企业将会使用混合云模式。

因为公有云只会向用户使用的资源收费,所以集中云将会变成处理需求高峰的一个非常便宜的方式。比如对一些零售商来说,购物节时的需求就会剧增。

同时混合云也为其他目的的弹性需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比如,灾难恢复。这意味着私有云把公有云作为灾难转移的平台,并在需要的时候去使用它。

混合云非常具有成本效益,但因为设置复杂而难以维护,在开发混合云时,基础设施之间也会出现兼容性的问题。

· 云计算的三种服务

云计算从狭义看是技术,但技术终究是要“变身”为产品,为人所用,创造价值。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分为三种,包括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它处于最底层,是指云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计算机基础设施服务。

什么是计算机基础设施服务?就是指支撑所有应用程序所必须的服务器、存储等等一系列硬件设备,它如同地基一般在最底层作为支撑。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在最底层支撑,上层的系统、应用程序什么的都不可能存在。

IaaS面向的是企业及开发者,交付物具体包括计算、存储及网络。

如今云服务商可以提供给企业用户这些基础设施,公司想要运行一些企业的应用不用再支付高额费用去购买服务器,只需要通过互联网租用这些硬件设施即可。租比买的成本就低得多了,而且企业也不用担心日后设备闲置、利用率低的问题。

PaaS,平台即服务。通常也被称为中间件。

它处于中间层,主要面向对象为开发者,它向开发者提供某种单项能力,如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通信、语音识别及图像识别等等。PaaS企业还会为开发者提供开发应用的方案,一个公司的所有开发项都可以放在PaaS公司提供的这个平台上。另外这个平台还会把多项开发方案集中,这样一来既节省了企业在硬件上的开销,也能让开发者工作更便捷,分散的各个部门合作也更方便。

处于第三层的是SaaS,也就是软件即服务。

SaaS是每个人都能够接触到的,其面向对象不仅包括是企业还包括个人。从网页进入接受服务,不论是娱乐或是商务用,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轻松的进入这一层。

SaaS公司向用户交付的是真实可见的软件应用,用户无需购买软件再进行本地安装更新,只需要付出租金就可以开始使用这些基于网络的软件,就能够实现企业的管理以及经营活动。 

IaaS、PaaS、SaaS三层玩家各有不同,目前国内主要以IaaS、SaaS层为主要市场,PaaS层市场份额较小但未来有迅速增长的趋势。同时未来PaaS、SaaS层有和IaaS层融合的趋势,三个层次间界限将会逐渐模糊。

来看下三个层次的具体情况:

1)IaaS:巨头成绩突出,进入壁垒高

IaaS领域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几大巨头的垄断格局。因为IaaS是需要前期大量“烧钱”投入基础技术研发和实践的,除了巨头型企业中小型公司没有财力根本玩不转。

根据研究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从全球来看亚马逊AWS、微软、阿里云和Google分别位列份额的前四位,其中亚马逊AWS在全球市场中稳坐头把交椅,份额占比达51.8%。 

 冲进全球排行榜前三的阿里云,占据着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的半壁江山,根据IDC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调研结果数据显示,阿里云市场份额市场份额为43%,超过了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四家公司市场份额总和。

在这样的垄断格局下,其他服务厂商进入的壁垒就变得非常之高。巨头公司在资源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想要突出重围,二线IaaS服务商就必须得另辟蹊径。

2)PaaS:成为市场新焦点,出现百家争鸣状态

PaaS作为中间层,因主要面对的是开发者群体,其市场份额与IaaS和SaaS相比规模较小。

从市场规模上看,我国PaaS2017年市场规模为54亿元,比2014市场规模增长了28亿元。从增速上看,从2017年起我国PaaS市场规模超过了云服务市场的整体规模。

IaaS层的巨头企业们所能提供的服务在性能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以价格取胜的方式也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因此IaaS企业会有向PaaS层拓展的趋势,PaaS和IaaS间隔将会逐渐模糊。

因为PaaS面向开发者,所以它比起IaaS层向垂直领域发展的空间余地就会更大,各家自由发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目前各垂直领域都还未出现拥有绝对优势的领导者,因此在某一个垂直领域提供优质的差异化服务将成为服务商发展的方向。 

3)SaaS:发展空间巨大,长尾效应明显

2017年全球SaaS市场规模高达463.3亿美元,这个数字甚至比Iaas和PaaS市场规模的总和都要大。

业内预测SaaS的市场规模在未来仍然会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2020年全球SaaS市场规模也将会达到 737.3亿美元。

随着底层技术的成熟,未来将会有更多新玩家进入SaaS领域,SaaS也将成为备受创业者青睐的领域,从而进入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

SaaS服务分为通用型和行业垂直型,通用型SaaS中CRM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其次比较热门的是OA和HR。2017年行业垂直型SaaS中零售、视频、教育方向最受青睐,视频云是当前公有云的热点。

从目前SaaS各厂商占据市场份额来看,SaaS领域市场空间仍是巨大的。2017年销售收入排名前十的厂商占整体市场的43%,可以说SaaS领域十家总和都比不过IaaS领域的阿里云一家。垂直领域众多,竞争格局分散,这使得不少传统软件企业迅速转型加入,同时初创型服务商也是层出不穷。

04 行业痛点

云市场一片大好,背后也隐藏着许多痛点:

· 盲目建设

从无锡联手IBM创建全球第一个商业云计算中心开始,全国多地纷纷开始筹划建设云数据中心,但这从中有不少都是盲目的“跟从者”。

“国内最大云计算数据中心落户某某地”、“亚洲最大云数据中心建成”的新闻有不少,各地都寄希望于云计算,期望能够以此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但现实是许多城市在云计算中心上的投入都很高,却并没有考虑清楚未来的应用需求,所谓的IaaS只是改头换面的传统IDC,空有架子,架子里面缺少的东西,正是企业用户真正需要的服务。

浪潮曾对全国数十个云计算中心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多地都已斥巨资建成云系统,但事实上资源利用效率却不足20%,无数云数据中心成为了形象工程,成为了只有展示作用的“云数据展览馆”。这样的盲目建设带动的可能只有当地旅游小幅发展,带来的问题却是一大堆,并且还都难以挽回。资源浪费、一轮又一轮无效的投资,投入的资金和热情一样,来得快,去无踪。

· 推广慢,企业仍不了解

云计算在国内的发展仅有10年之久,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的宣传推广都仍在发展中。推广慢的问题,使得云计算目前多是运用在政务领域,而在其他大多数人尤其是中小企业眼中云计算依然停留在概念阶段。

由于多数企业用户不了解云计算,因此存在疑虑的现象就会十分普遍。

特别是企业要将业务完全放置在一个自己无法触及的后台上,这种失控的感觉让企业用户对数据安全的担忧颇多。

根据埃森哲调查统计显示,只有不到20%的受访企业在使用公有云服务,而多数企业则是更倾向使用私有云,让云为自己单独使用而构建,自己能够对数据、安全性做到最直接有效的控制。大企业“家大业大”用私有云也无可厚非,但中小企业的境况是完全不同的。他们自身的发展没有必要去建设一个自己的数据中心,最重要的是他们也没有能力去建设运营这样一个数据中心。

· 云计算怎么保证安全?

业界对云计算前景十分看好,前有互联网巨头企业开疆辟土,后有层出不穷的初创型企业纷纷获得投资者青睐。但仍有不少人对云计算应用的创新持怀疑和消极等待的态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应用的可靠性、数据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RightScale公司对IT专业人员的调查中,受访者提出云计算的头号挑战便是安全性的问题。调查中有77%的人表示云计算安全将是一种挑战,其中29%的人则认为这是一种重大挑战。

不仅是IT部门的员工对此忧心忡忡,网络安全专家对此更加关注。2018年调研机构Crowd Research Partners公司调查发现,90%的安全专业人员都在关注云计算安全问题,他们担心数据丢失和泄漏(67%)、数据隐私(61%)、以及违反保密性(53%)。

目前我国与云计算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信息安全的监管体系都不健全,没有法律作为保障用户难免会担心自己权益受损。云计算的安全性问题从云计算诞生之时就被提上问题榜首,但解决方式仍不明确。

· 专业人才短缺

云计算的概念很火,但真正懂得云计算的人并不多。由于云计算进入国内视野不过才10年,技术和一系列基础性的建设都来自于国外,云计算领域的专业人才缺口极大。

但人才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间就能够解决的,人才困境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来自于国外的人才最先都会聚集在国内云计算发展较为稳定和成熟的公司,或者是被初创型企业“挖来”,这些高级人才十分集中,人才流动局限性强。

其次光有几位高级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想要真正带动一个企业势必得要专业团队来运作。然而云计算人才的培养体系并不健全,网络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互联网知识层面上,即使接触到云计算也是停留在概念理解、技术初始研发阶段,能够真正实践的人并不多。

最后,云计算企业想要在提高自身竞争力,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要懂底层的技术,还要在AI、IOT等其他方面也十分熟悉。仅仅是懂一个领域的技术的人已经很难求了,想要找到什么都懂的复合型人才更是难上加难。

05 未来发展之路:从云服务到云生态

在云计算、云服务概念大热之后,又有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名词出现——云生态。云计算在国内发展不过10年就从云服务的概念发展到云生态,此时国内云计算的环境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 环境分析

1)政策支持为业界树立信心

在云计算仅被一小部分人看到其前景和价值时,政府就对云计算表现出了高度热情。国内多项云计算发展政策开始集中出台,我国云计算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已经基本形成。 

政府通过集中发布的一项项政策,将云计算的发展正式推向了一个繁荣的阶段,这也使得广大企业以及云计算的用户对于云计算产业发展的信心被建立起来,进入云计算领域的不再只是胆大的探路先锋,众多投资人、创业者纷纷走进了云计算的领域,期望在市场中占据上风。

政务云的快速发展,可以说是政府在政策上对云计算支持的实际体现。根据《中国政务云发展白皮书(2018年)》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政务云市场规模达292.6亿元,政务云的用云量增长十分迅速,甚至超过了工业、金融等行业。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巨头、传统IT厂商纷纷进入政务云领域,政务云可以说是云计算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

2)经济环境

现阶段,不仅信息技术产业在快速增长,包括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产业都在迅速崛起。根据《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网络经济营收规模在经历2016年明显放缓之后,2017年开始有了明显的回升,其营收规模达到36556.8亿元,同比增速为42.5%。高新技术的推广使得许多传统产业纷纷加入其中,利用技术转型升级。

另外云计算还处于发展的前期阶段,云计算的市场仍是一片蓝海,市场潜力巨大。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成为完全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中,没有谁都够置身于外,因此传统企业为了保证持续发展,不得不跟上企业纷纷“上云”的发展趋势。

制造业、物流、金融、银行、保险等都将视线投向了云计算,都希望服务提供方能够在硬件、软件、服务等提供完善且强有力的支撑。

云计算未来的发展如何?从资本市场来看是最有说服力的。

从投资环境来看资本市场对云计算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因此对于云计算方向的投资十分活跃。自2015年开始,UCloud、七牛云、青云QingCloud等数十家初创型云计算厂商纷纷获得融资,2017年至2018年云计算领域获得亿元超大额投融资的企业不在少数,这其中既有熟知的金山云、UCloud,更多的创业公司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自持。

微信图片_20190118111138.jpg

 2017-2018年企业获得融资列表

3)社会环境

从社会环境来看,目前媒体、用户、投资者对云计算观念各异,但总体向好。

大部分人之所以看好云计算,不仅因为有国内外众多成功案例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云计算的发展有政策作为坚实后盾。政府带头实施云计算,支持政府部门和众多大型国有企业将业务放置于云环境中。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也被传统产业寄予厚望,传统行业已逐渐接受“上云”的转变方向,以期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云计算不仅仅是概念上有热度,应用于各行各业实践是很快就能看到的现实。

另外,云计算作为一个大热名词,普通人虽不了解具体内涵但对此也不陌生。目前云盘等针对个人用户的产品也使得个人接触到云计算,用户习惯已被培养,让普通人接受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也不是什么难题。

当然,云计算目前仍面临着挑战。数据安全问题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社会关注度也很高。日后一旦出现服务故障等问题,安全问题将会被各界关注,进一步放大不稳定因素。

4)技术环境

云计算的落地不能仅靠前端的高新技术来实现,支撑其运作的基础技术也十分重要。传统的落后网络架构已经不能满足目前不断增长的流量需求,云计算的大规模爆发式增长,需要宽带、移动通信设施等底层设施的完善和成熟来为其铺路。

截至目前,支撑云计算的技术已经成熟,足够云计算落地。

首先是带宽容量的持续上升为云计算发展之路打下了基础。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骨干网容量大幅提升,中继光缆长度增至近100万公里,单端口带宽能力从Kbps提升至100Gbps,骨干网带宽已超100Tbps。其次芯片、存储价格的不断降低,SSD硬盘、GPU主机发展迅速,云服务提供商的成本也将因此逐步降低。

除此之外,国内技术也在迅猛追赶国际发展的脚步。近十年虚拟化专利数量中国仅次于美国,远超欧洲;2016年GitHub贡献者增长速度,中国位居第一。

· 云生态

谈到生态这个名词,人们往往能想到的只是环境、生物等等,云计算怎么会和生态产生联系?云生态是什么?是玩概念还是硬核知识点?

简单来理解,生态这个词最能体现出两个点:一是存在着的多种生物,二是多种生物彼此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的环环相扣。云生态的理念也是如此,多样化、关联性是关键。 

关于云生态,目前公认的概念解释是:云生态是一个系统,是指由从事云计算产业的云构建商、云提供商和云服务商以及个体组成的系统平台。

系统内引领者由一个或多个在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企业担任,其他合作方都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彼此之间生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网络,资源共享、互利互惠。

华为云BU总裁郑叶曾对云生态有过这样的表述:“做生态一定不是自己大包、大揽,最不可取的态度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都是我投资、我来控制。生态的本质是,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你好我好大家好,这就是生态。”

之所以提出云生态这个概念,首先是基于当下国内云计算的发展层次。

中国的云计算产业早已不是那个初识概念、只有几家企业摸石头过河的阶段了,云计算的底层技术构建方、云计算服务提供方以及众多的用户都已经涌入了这个领域中。

进入市场往往会存在盲目性,创业者也易信息滞后的问题,如何让大家在一个领域里良性竞争,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壮大?于是,云生态这种彼此关联的生态系统适时出现,应运而生。

当然,云服务到云生态这样的转变和市场也是密切相关的。在互联网时代,几大巨头企业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占据行业领袖地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几十年间所积累的资源丰富。也正是因为这几大巨头的掌控,此时的市场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卖方市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项技术终究会逐渐被更多人所掌握。于是更多的产品开始出现在了市场上,这时用户就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选择了,这时市场处在买方市场状态下。

当然用户的需求是多样的,某一家厂商肯定无法满足用户的一切需求,只有建立起一个围绕自身的完整体系,自身才能够在这个体系中获利。

市场中出现了更多的商家,提供商很多,渠道商也有很多,想要高效率获取收益,彼此之间的合作就成为了必要的方式。云计算行业日益成熟,此时一个云生态系统也就顺势形成,多个合作伙伴之间彼此联系,共生共存。

IT行业进入门槛不断降低,互联网行业不再只是站在技术顶端的几个人的博弈场,开放的互联网行业迎来了越来越多创业者。

联动式生态圈对各大型云计算厂商益处颇多,厂商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自身资源,而且能够扩展产业链,助力企业持续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云生态也能助创业公司一臂之力。加入生态圈的创业公司可以更低廉、更迅速获得技术、资本等多种资源支持,这对于其自身发展来说帮助巨大。

· 云生态发展路径

云生态体系发展路径分为四种模式。 

 (1)应用市场模式 

生态体系中的各方都希望能够互利互惠,实现这一点最好的方式之一便是应用市场模式。

IaaS提供商搭建起一个公共的服务平台,其他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都可以聚集自这一平台上。在这种模式下,各方的合作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和体现,产生聚合效应;用户也能够在一个平台上获取到一站式服务,用户粘性因此而增加。

国外的亚马逊AWS、微软Azure 云平台以及Salesforce都采用了这种模式,国内的阿里云、腾讯云、青云QINGCLOUD、UCLOUD也选择应用市场模式来发展,可见,当前应用市场模式才是云生态发展的主流模式。

2)跨界融合模式 

什么是跨界融合?这里的“跨界”,事实上指的就是企业采取硬软件一体化服务的战略,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内代表是华为企业云。

同时拥有坚实的硬件技术和丰富的资源,这样的厂商和云计算有种天生的契合度。硬件是云计算的基础,软件是云计算的核心,在同时拥有这两项时投身云计算则极易出现协同效应,同时也容易形成核心竞争力。

云计算一直以来都是华为的核心发展部分之一,硬软件一体化这样的差异化服务,为华为在云计算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华为企业云聚焦ICT(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电信网络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云计算解决方案以及终端战略,形成“云管端”(云计算、网络、终端)的端到端 ICT 解决方案,用户可以通过华为企业云获得一站式服务体验。

另外,华为也正通过其口碑极好的终端产品,向众多的终端消费者提供着强大的云服务,这些都是众多云服务厂商无法做到的。

3)垂直场景化PaaS生态 

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长尾化是发展必然趋势,各行各业里规模各异的企业对于云的需求将会变得更加日常和普遍,因此各垂直行业发展空间是非常巨大的。

中国中小企业增长迅猛,这意味着场景化服务潜在市场的巨大。在各垂直行业主打场景化云服务的厂商看准了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开始呈现出百家争鸣之势。

这一模式下最具代表性的是以提供直播云服务为主的七牛。专注于打造场景PaaS的七牛云其核心优势是在保证为企业用户带来基础设施方面服务的同时,不断提供更多新开发的、能够使直播体验更好的应用功能。

这些功能聚集在同一平台上,企业用户可以结合自身要求按需自由选择。例如为秒拍、美拍、唱吧等应用提供了云端录制、实时美颜、动态水印、连麦对讲、屏幕录制等功能,为熊猫TV解决了在户外场景中视频清晰度低、画面抖动、音画难同步等一系列问题。

垂直场景化PaaS目前仍处于爆发初期,未来几年提供垂直行业场景化云服务的厂商也将会迅猛增长。企业只要能抓住某一垂直领域的空窗期,并在之后做到技术不断研发、服务不断提升完善,就能够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中胜出。

4)基于Docker打造PaaS平台 

场景化PaaS市场已经处于爆发初期,而在这背后存在着一个通用型云技术——Docker 容器技术。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用通俗的话语来解释,Docker就是一个负责打包的平台,开发者们开发构建的应用程序可以和相关依赖关系一起打包在一个像集装箱一样的容器中,如此一来这些程序就能够更方便快捷运送到其他机器上。 

 Docker在云计算领域备受关注,国外厂商如微软正在Docker方面进行研发实践。在国内,有代表性的则是一些初创型企业,如提供金融行业解决方案的博云,提升应用弹性和交付效率的轻量级PaaS数人云等。基于Docker打造的PaaS平台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企业当前应用架构难以支持未来发展的问题,因此基于Docker的PaaS很可能将成为主流,更多创业公司都将涉足此领域。

· 未来之路

业内都说2018年是云计算行业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但事实上云计算的发展还远未完成。这项技术在未来仍然有更多能力为用户提供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整个行业的变化也在不断发生着。2019年云计算的发展会有哪些要点?下面不妨来做个大猜想。

a.用户将更加倾向于一站式服务

从多家厂商购买多种服务,对企业用户来说也算是件麻烦事。有什么办法能够实现更加便捷的要求?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并且口碑和研发实力也较强的厂商将会成为未来众多用户的首选。

b.云计算的安全性加强

未来云服务提供商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解决数据安全问题,这是所有用户的痛点,也是当前一部分人对快速发展的云计算担忧和怀疑之处。未来能够提供受大众认可的安全性解决方案,将会成为云服务厂商的一项强劲的竞争力。

c.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发展

尽管2018年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未来这两者与云计算的关联度将会更加紧密,未来在传统行业的应用也将会有巨大增长空间。这种增长不仅会改变某个行业,更有可能改变人类的日常生活,这些新技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d.云生态中要求供应商多种资源支持

未来,企业用户作为某一云生态闭环中的一员,在选择云服务提供商时除了通用标准化的产品之外,还会希望得到更多资源支持。如企业期望获得更多金融资源、客户资源、或作伙伴资源来拓展业务市场,提高自身竞争力。因此未来提供单一产品、仍游离在生态圈外的企业将不会得到用户青睐,因此而受到巨大冲击。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经济学人》中有一段话这样描述云计算的未来:云计算的承诺是革命性的,它将会更便宜,它将保持软件跟上潮流并且它将鼓励更多的合作。

云计算的征途依然漫长,但云计算绝不是昙花一现的事物。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预测,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达到4300亿元,云计算的市场依然是巨大的。

众多云计算的用户此刻正在接触、认知、熟悉和使用云计算的道路上行进着。

“失业”的机器人

2019-01-18

论一个网红的过气。

机器人从来没想到,这一波裁员潮,它们也难以幸免。

日前,日本Henn na酒店的半数机器人被炒鱿鱼。要知道,2015年在长崎开业的Henn na,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员工酒店。据当时的报道称,一个酒店共有十名机器人中,有三名为前台接待,两名家政人员,两名搬运工人,剩下的打零工。该酒店的责任人表示,希望70%的工作都是由机器人完成。

Henn na酒店出现后,迅速成为了“网红”,吸引了大量顾客种草体验。人工智能来势汹汹,给众多吃瓜群众大秀了一次。惊讶、好奇、兴奋等情绪蔓延开来。然而,好景不长,在接到员工和客户的大量投诉后,该连锁店现已淘汰了243台机器人中的一半以上。而机器人被“嫌弃”的理由则是:他们无法妥善解决顾客的问题,而且不停发生故障,反而增加了工作量。

看到这里,有的人可能已经产生了疑问:人工智能不是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天生克星吗,为什么机器人竟然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被诟病呢?这就是机器人面临的一个很大的现实困境。

Henn na的机器人属于服务机器人范畴。服务机器人包括教育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家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及酒店、餐厅服务机器人等等。他们至少有两个较大的共性,一是都是直接面向C端消费者群体,二是在近年来,随着语音技术、图像识别的成熟,这些机器人已经成功落地到很多生活场景中,即进入了实际应用流。如2018年,海底捞、盒马鲜生、京东X未来餐厅等落地的送餐机器人,还有扫地机器人、机器人管家等。

但其实,近年来,服务机器人的“口碑”并不好,很多产品带来的体验更是让用户很不满意。越是“能干”的机器人如管家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最后往往让人大失所望。物灵科技创始人,被称为“百度少帅”的顾嘉唯曾经在动点科技的采访中说过:“机器人必须能够超预期,或者至少满足用户的预期。”很明显,目前的很多面向 C 端消费者的机器人产品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技术边界导致产品智能程度达不到用户的期望值。这也是Henn na机器人大裁员的关键原因。

微信图片_20190118110920.jpg

国外一位网友发布了一段视频,在视频中,他体验了Henn na酒店的机器人服务。从中可以看到,机器人服务员的确是让人眼前一亮,极具新鲜感。不过,在办理入住的过程中,前台机器人仅仅是模块化的业务场景,没有服务行业的人情温度。也许,顾客第一次因为好奇新鲜前来体验,但是这样的“冷”服务又会吸引多少回头客呢?

服务行业是一个非常考究的行业,不仅需要效率高、还要求服务人员随机应变,懂顾客的心思、以及人情温度。而显然,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尚有技术边界,无法到达这样理想化的程度。其中,最重要的则是交互技术,特别是语音交互。一个普通用户不会在意你的技术发展到哪个阶段,他只希望和机器人也能像人一样谈笑风生,交流自如。不然,他会觉得这个产品很“鸡肋”。除了技术边界以外,服务机器人拥有好的用户体验,还需要整条产业链的优化。传感器、智能芯片、操作系统等都需要性能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

从事实看,面对C端用户需求,目前的人工智能需要谦虚一点。就像顾嘉唯曾说的那样:“我们对技术的发展保持乐观态度,但更重要的是利用现有的技术边界创造出满足用户预期或者超预期的产品。”

目前,从市场上来看,在机械化场景替代人类重复劳动的机器人产品,更容易获得市场以及用户的认可,如笨笨的扫地机器人。而强调人情味的场景,如娱乐、管家、酒店服务机器人等则容易遭到嫌弃。特别是消费级的机器人的生存并不顺利,所以,许多的to B的,并且能够在需求和体验上有效平衡的机器人迎来了黄金时间。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科大讯飞一直在提人际耦合,医疗行业也在强调机器辅助。人类是有感情的,而目前来看机器是无情感的,这种差别已经是老生常谈。我们需要正视人工智能技术目前的发展状态,尊重技术发展规律,在商业产品落地的过程中,不应该“大跃进”。就像,2016年,机器人餐厅因有轨运行导致体验较差,一些餐厅走向倒闭。但在2018年,在机器视觉的改良下,海底捞、盒马鲜生等机器人餐厅再次引起热议。

当技术和产业成熟的某一天,机器人酒店也将会再次席卷。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沉睡的巨人正渐渐苏醒

2019-01-18

近一年来,区块链无孔不入,几乎渗透到各个行业的业务场景。

万亿级别的供应链金融,因参与主体之间的不信任,以及商票、银票难以流通等问题,让区块链从业者似乎找到最佳应用场景。

微信图片_20190118110417.jpg

来自艾瑞发布的《2018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万亿。

无论是银行或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巨头,抑或是传统制造业的领头羊,更或是形形色色的创业公司,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供应链金融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切入点。

一场浩浩荡荡的技术革命,仿佛要在万亿市场里迎来爆发。

蓝海市场

供应链金融,有什么来头?

从资金供给角度,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提供一个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把资金当作供应链的溶剂。

举个例子,企业A生产服装,在接到企业B订单后,发现不够资金采购原料,于是拿着合同和订单凭证去找银行C借款,银行C根据订单真实性和企业征信情况,进行放贷,待企业A收到企业B剩余款项后,再把本息还给银行C。

说起来容易,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蜗步难移。

参与主体之间的不信任,商票、银票的难以流通,都成了制约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因此,这催生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也给了区块链从业者切入供应链金融行业的绝佳机会。

在传统体系下,“贸易”和“融资”是两个分离的环节,企业A、企业B做完贸易以后,A拿着贸易信息找银行C融资,银行C担心企业A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来做验证。

如果利用区块链技术,只需将企业A、企业B、银行C的信息都上传到联盟链上,企业A和企业B做贸易的同时,银行C就可以“见证”。这样一来,企业A拿着贸易信息找银行C融资,银行C可以从本地见证到的数据里面核对真实性。

“我们在与攀钢合作的时候,就遇到过这个问题。攀钢和华夏银行都不会采用对方的系统,只有将双方信息都在一个可信的系统上,才能给双方链接”,布比区块链CTO王璟说,“于是我们将他们双方的信息都放在联盟链上,双方都可以随时验证数据的真实性。现在攀钢每个月通过壹诺金融平台走的商票已经有1亿多了。”

某种意义上说,区块链技术帮助解决了供应链金融的痛点。

目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主要有三大派系

第一种,银行系,由银行主导开发并使用的平台,比如平安集团下属金融壹账通发布的“壹企链”智能供应链金融平台,中信银行推出的“信e链—应付流转融通”等。

第二种,巨头系,主要有蚂蚁金服的蚂蚁区块链、度小满金融、腾讯区块链、TCL、富士康等。

第三种,创业公司,比如壹诺金融、共赢链、趣链、33复杂美等。

2018年结束,经历了一轮区块链泡沫化之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这种模式不仅没有降温,反而有星火可燎原之势。

一时间,这种模式被专家学者认为是区块链技术最实际的应用场景,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趋之若鹜

6年前,冬季,寒风凛冽的上海,发生了臭名昭著的钢贸事件,震惊全国。

钢铁企业通过伪造仓单、重复质押等违法操作向银行申请贷款,最终导致300多人入狱,700多人被通缉,以及近100亿美元坏账。

“由于银行不具备审核整个贸易流程的能力,只能选择相信第三方进行风控,如果第三方出现骗贷现象,银行就会非常被动。”供应链金融专家陈盛东告诉锌链接,银行在面对违约时,也没有处理质押品能力。

自钢贸事件以后,即便是明知供应链金融领域市场空间很大,银行也不愿再次进入。

谈起供应链金融,银行为之色变。

因为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不得不面对三大风险

贷前,银行对供应链金融的审核主要是企业提供的材料,可能会存在部分中小企业借助供应链金融贷和普惠金融优惠政策骗贷的情况。

贷中,中小企业会挪用资金从事生产之外的事情,比如发放员工工资等,没有改善整个供应链的现金流,也减弱了企业日后的还贷能力。

贷后,中小企业的经营不稳定可能带来的信用风险问题。

直到近两年,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技术兴起,中小银行才对供应链金融有所松动。

浙商银行抢在前头,推出了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金融结合的产品“仓单通”。

从实际操作看,通过“仓单通”平台,存货人可以把提货单、仓储货物转化为标准化的区块链电子仓单,既可将其向受让人转让交易,又可质押给银行获得在线融资。提货时,仓单持有人可凭合法取得、非质押的区块链仓单向仓储监管方提取货物,将线上挂牌交易、线下实物交割同步进行,从而减少在传统模式下的交易环节,提升业务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时效性。

据悉,2018年9月末,浙商银行的首笔系统对接“仓单通”业务——“珠海港仓单通”平台已落地运行。

除了提升安全性和时效性,银行还想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供应链金融的增信难题。

在雄安新区,华夏银行“链通雄安—区块链—供应链”产品首笔放款已成功落地。该产品在雄安集团区块链应用和实施团队的支持下,以雄安集团信用为基础,借助区块链平台的数据溯源、行为规范、资金管理等功能,为雄安建设的分包商解决工人工资发放、原材料采购等资金问题。

面对广阔的市场,互联网巨头和传统制造业巨头自然不会放过这块“肥肉”。

早在2018年4月,腾讯区块链就推出了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据腾讯区块链业务总经理蔡弋戈介绍,供应链金融的解决方案采取以源自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通过区块链实现债权凭证的流转、保证不可篡改、不可重复融资,可被追溯的模式。

在实际操作中,腾讯利用区块链技术把传统企业贸易过程中的赊销凭证,转换为一种可拆分、可流转、可持有到期、可融资的区块链记账凭证。

以比亚迪的应付账款为例,假设它的应付账款相当于一个债务凭证,那么区块链就是把这个债务凭证数字化,在区块链上记录它的流转。只要比亚迪已承诺付款,上游企业便可以把票据切分,流转给他的上级即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等。

比如,比亚迪给一级供应商提供了1000万凭证,一级供应商本身不缺钱,就可以拆分800万给二级供应商,二级可以把收到的500万再拆分给三级供应商,依此类推直至十几级供应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资金更灵活、更高效且覆盖面更广。

蔡弋戈说:“小微企业单独融资,给付的成本利息会在10-20%左右,而通过该供应链条上获得的融资,成本会低于10%。”

2019年1月,蚂蚁区块链也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协作网络——蚂蚁双链通。

其业务逻辑也是依托核心企业的应付账款,以产业链上各参与方之间的真实贸易为背景,让核心企业的信用可以在区块链上逐级流转,从而使更多在供应链上游的中小微企业获得平等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

除了BAT等互联网巨头以外,以富士康为、华为为代表的制造业,也开始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供应链金融的问题。

不过,无论银行,还是巨头们,都无法吃掉整个市场。

对其他有意愿切入这个领域的创业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业内说法是,捡传统金融的“漏”——银行不愿意做的脏活累活,那我们捡来做,总有缝可以钻。

“供应链金融实际上是一门B2B的生意,你看到有哪个企业把B端市场都垄断了吗?”共赢链创始人徐立说,每一个企业都可以做一条联盟链,企业与企业之间又是一条联盟链,市场空间太广了。

并且,采用区块链技术后整个平台内不存在资金池,也不会产生类似P2P平台私自挪用资金的问题。

“平台内交易的信息都只是数据,不涉及任何现金,只有当核心企业承兑应收、应付账款时,才会有现金流出。”,徐立说,所有上链资产都采用区块链技术穿透到底层,全程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政府可以随时监控。

此外,从2017年起,政府接连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

“区块链作为一项新的技术本身市场认可度就较低,它需要一些外部因素去推动。而国家扶持则可以让监管机构和相关产业都合力去推进。”王璟说,我们能够与贵州银行、攀钢合作也有这些因素在里面。

据锌链接观察,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供应链金融平台嵌入区块链技术的业务逻辑都大同小异,区别只是产品名称不同。

“金融是一门古老的生意,对于很多互联网企业来说,他们并不懂保理、票据贴现如何做。同样,传统金融机构也不懂如何操作区块链。”万联网金融分析师许书川说,两者之间的信息差,导致了互联网企业入局供应链金融的可能性。

就像当年的互联网金融想改造银行一样,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想利用区块链技术去改造这个生态的从业者,也趋之若鹜。

但能否真正撼动这个错综复杂的生态,一切都是未知数。

是产业补充,还是伪命题?

“区块链加供应链金融就是个伪命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职员说。

对银行来说,区块链技术对供应链金融业务没有带来质的提升。在记账方面,银行只要保证各机构对账正确即可,并不需要过分追求速度;在溯源方面,银行的记账方法完全可以追溯,并没什么特别。

供应链金融市场太大,哪怕各路玩家拿走一块蛋糕,在银行眼里,也不值一提。

但对于企业来说,能解决供应链金融固有难题——参与主体之间的不信任,以及商票、银票难以流通等——已经算是莫大恩惠。

在东莞经营模具厂的谢军告诉锌链接,“现在做生意,基本都要垫资,一旦遇到拖款,便只能依靠贷款来维持工厂的运作。”

在接受锌链接采访时,谢军已经将自己的房子、车子拿去给银行抵押,用于给工人发工资。

他说,“一年到头,累死累活,赚的钱全部还利息了。要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再也不会开工厂了。”

而谢军只是中国8000多万中小企业主的缩影。

据《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报告显示,中国40%的中小微企业存在信贷困难,或是完全无法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外部融资,或是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的外部融资不能完全满足融资需求,有1.9万亿美元的融资缺口,接近12万亿元人民币。

锌链接创始人龚海瀚说,“信用是金融的核心,区块链技术实际要解决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问题。作为探索已久的应用场景,已初步具备一定可操作性,那我们还应该从企业角度考虑,如何降低技术门槛,让更多传统企业也能从中获益。”

西安软件开发、西安APP开发、西安软件外包、西安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建设、电商软件开发、社交软件开发、直播软件开发、西安网站制作、西安区块链开发

供应链金融关系到中国制造业,甚至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在此之下,万亿市场,蓝海争夺,各方机会很大,看谁能掘金。

作为底层技术,区块链给供应链金融注入新鲜活力,至于能否焕发新生,没人知道,但是似乎所有人都已经等不及了。